前味:杏仁酒、杏仁、麵包、百香果花
中味:黑櫻桃酒、杏仁酒、蜂蜜、蠟燭、可可、蜂蠟
後味:榛果巧克力、干邑白蘭地、塵土飛揚的沙發、香草魚子醬、煙草原精
路過那間酒吧,我腦中響起一句話:「這是他會等你的地方。」爵士樂在燭光中淡出,我產生了看見「他」的錯覺。那種被直視內心的感覺極其強烈,彷彿正撕裂我的靈魂。
— 這是什麼意思?
我的意思是,七歲的孩子自然會害怕黑暗走廊,或睡在奶奶去世後閒置的房間。但最令我恐懼的是「魔鬼」,這種恐懼如影隨形。有人曾不斷灌輸我:愛情、友誼、派對,甚至像糖果一樣簡單的快樂,都會被視為罪惡而使我遭受地獄永刑。 這無疑加劇了我的焦慮。如今我仍清晰記得當年房間的氣味:過分潮濕、充滿悲傷,那是古老氣息和逝去生命的緩慢混合。老實說,我至今仍討厭夜晚入睡,需要強迫自己。理性上我知道,過去二十四年無事發生,今晚也不會改變。抱歉,你剛才的問題是?
— 「有東西在看你的內心」指什麼?是比喻還是實體?你的量表分析並未顯示異常。
啊哈!我對靈性深感厭惡,我不見鬼、不信無形之物。但那間俱樂部附近,我發誓我感覺到惡魔的凝視,真實到彷彿帶著尖角。我九歲起就多次因思考死亡而恐慌發作,持續數年。二十一歲時,我經歷了一次嚴重的恐慌症,導致我兩個月無法出門,甚至害怕獨處。那段時光極為痛苦。
— 在我看來,這正是問題的根源。或至少,是其核心構成部分。
是的。總之,在被恐懼支配多年後,我大學回家,決定不如去跟「魔鬼先生」喝一杯杏仁酒,擁抱生活。我受夠了。諷刺的是,我逃離了那個假設的地獄,卻將我的現實生活變成了地獄。杏仁酒現在成了我最愛的酒,我甚至有杏仁紋身。不過,我還是無法安然入睡。
-----
這段對話和內心獨白揭示了一個人性的掙扎、創傷以及對恐懼的對抗過程。
50ml,香精。